監測站均配裝有精密的銫鐘和能夠連續測量到所有可見衛星的接受機。監測站將取得的衛星觀測數據,包括電離層和氣象數據,經過初步處理后,傳送到主控站。主控站從各監測站收集跟蹤數據,計算出衛星的軌道和時鐘參數GPS定位,把這些導航數據及主控站指令注入到衛星。這種注入對每顆GPS衛星每天一次,并在衛星離開注入站作用范圍之前進行后的注入。
普通的GPS導航應用中,人們希望用全向天線,至少能接收天線地平以上五度視野內所有天空中的可見衛星信號,但是平板式天線在衛星于天線正上方時,訊號增益才是,這就有兩個問題:1、平板的接收范圍在平板上方,平板要面向天空,這對于手持以及車載都會帶來麻煩,我們可以看到可調角度的CF越來越多(可折疊的SDGPS),就是因為平板式天線這種特性使得廠家為了有更好的收訊效果才想出來的招。2、我們知道,雖然我們正頭頂上的衛星信號比較好,比較容易鎖定,但其實正頭頂上的衛星是沒用的,如果沒有低角度的衛星,誤差會相對較高,精度將會很差。所以基于這些缺點,GPS上也開始使用四臂螺旋式天線。
GPS定位技術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1.范圍內連續覆蓋,由于GPS衛星的數目比較多,其空間分布和運行周期經精心設計,可使地球上任何地點在任何時候都能觀測到至少4顆衛星,從而來保證范圍的全天候連續三維定位。2.實現實時定位。GPS定位系統可以實時確定運動載體的三維坐標和速度失量,從而可以實時地監視和修正載體的運動方向,避開各種不利環境,選擇*佳航線,這是許多導航定位技術難以企及的。